
本文转自:大同日报配资资深炒股配资门户
错峰游让大同旅游淡季不淡
本报记者 赵永宏
深秋的大同古城,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淡彩水墨长卷,在节后旅游市场绘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当国庆中秋假期的火热渐渐远去,这座千年古都并未陷入传统意义上的旅游淡季,反而以一种更从容、更深沉的姿态,迎接着懂得品味其永久魅力的四方游客。
古寺秋韵:穿越千年的静美对话
上午8时30分,薄雾尚未散尽,气温微寒。华严寺内百年银杏树下已聚拢了不少游客。金黄的叶片在晨光中呈现出半透明的质感,如同无数片精心雕琢的琥珀。一位来自江南的画家支起画夹,正在捕捉这转瞬即逝的美景。“我特意避开假期人流高峰,”他边调色边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静下心来与这座古刹对话。”阳光透过枝叶缝隙,在青石板上洒下斑驳光影,游客们的相机快门声此起彼伏,却丝毫不破坏这里的宁静氛围。
走出华严寺,顺着下寺坡街往南走,穿过马路,远远便可望见善化寺,这里因周边建筑的拆除而显得格外开阔。辽金古建的全貌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展现在游人面前。来自北京的退休职工王玉昆感叹:“这才是古建筑应该有的展示方式。在纯净的天际线下,这些辽代木构的轮廓显得格外震撼。”寺内的古柏在秋风中更显苍劲,树影婆娑间,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寺庙九百年的沧桑。几位穿着汉服的年轻人在红墙前留影,衣袂飘飘与古寺秋色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古今交融的生动画面。“九百年风云变幻宠辱不惊静观世变 七王朝岁月沧桑沉浮无意闲看人忙”,山门前,导游正在为游客讲解着善化寺的前世今生。
法华寺内的山楂树已成深秋一绝。红艳饱满的果实压弯枝头,与寺内的白塔、红墙形成鲜明对比。来自广州的摄影爱好者李女士连续第三天来这里拍摄:“每天不同时段的光线,都会给这些山楂果带来不同的韵味。早晨带着露珠的晶莹,午间阳光下的通透,傍晚暮色中的沉静,每个时刻都值得记录。”
30位来自阿根廷的游客在我市英语高级导游冷栗玮的带领下,一览大同风光。冷栗玮说:“陪你看云冈石窟的千年微笑,听华严寺的古刹梵音,登悬空寺的壁上危楼……离开大同,高铁站的相拥、惜别,便是旅程最后的注脚。这样的瞬间在大同的风里上演,成了日子里最温热的片段。”
街巷烟火:寻常日子里的古城心跳
傍晚的古城街巷,迎来了最舒适悠闲的时光。游客们不再行色匆匆,而是放慢脚步,细细品味着这座古城的日常生活。在广府角一家老字号刀削面馆内,吃饭的人依然很多,秩序井然。来自上海的陈先生一家已经等了十几分钟:“从某种程度上说,等待也是一种快乐,从一碗刀削面可以看出当地百姓生活的日常,融入这种独特的生活体验,比走马观花地打卡景点更有意义。”
广府角21号院,飘来阵阵醋香,这是中华老字号“刘老醯儿”创办的大同味醋文化博物馆。店里推出了一系列醋衍生文创,有北魏瓦当纹样的醋饼干、融入九龙壁元素的醋包装、融合了醋风味的冰淇淋和咖啡,深受年轻游客追捧。
正府巷18号院,是由成都一苇书坊和大同本地文化艺术机构雅庐文化共同打造的共享空间,主办方深挖大同城市文化,组织人文社科相关主题的沙龙、读书会,吸引年轻人光顾。
传统院落改造的茶馆里,坐满了歇脚的游人。四合院的天井下,阳光正好,几位游客一边品着当地特色的黄芪茶,一边翻阅着关于大同历史的书籍。“这种旅游方式很舒服,”来自南京的教师赵女士说,“我们昨天在云冈石窟待了一整天,今天就在古城里随意走走。没有赶行程的压力,才能真正感受到这座城市的脉搏。”
夜幕降临,古城墙上的灯次第亮起。登墙散步的游客三三两两,在秋夜微凉的风中俯瞰古城夜景。游客们在城墙上漫步:“白天看的是历史的厚重,夜晚感受的是古城的温情。这种多元的体验,只有在这样从容的旅行中才能获得。”
文旅新篇:错峰出游背后的品质追求
各大旅行社的数据显示,节后大同旅游产品的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了近四成。“以往国庆后到元旦前是明显的淡季,但今年这个‘洼地’几乎被填平了。”某旅行社负责人介绍,现在游客越来越注重旅行品质,宁愿选择人少的时间段,获得更好的体验。
古城内的精品酒店和民宿也感受到了这一变化。“整个十月的预订率都保持在八成以上,”一家位于古城内的民宿主人说,“客人平均入住时间从以前的1天延长到了现在的2天及以上,深度游已成为常态。”
文旅部门的统计显示,节后来自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游客明显增多,且以中青年为主力。“这部分游客更注重文化体验和旅行质量,愿意为深度游支付相应的费用。”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分析。记者注意到,连日来,位于操场城东街至黄花街的一家小餐馆内,每周都会有操着上海、广东口音的游客光顾,他们的主要旅游景点是云冈石窟、恒山、悬空寺,晚上逛一逛大同古城。
山西大同大学云冈学学院青年教师牛翠珍认为,错峰旅游热的持续,标志着大同旅游已从追求“流量”向提升“留量”转变。这说明大同的文化底蕴和旅游服务得到了游客的认可。当游客愿意花更多时间、选择更合适的时段来深度体验时,这座城市的旅游业就进入了持续发展的轨道。
正如杭州一家出版社编辑文智君所言:“错峰游大同,让我明白了旅行的真谛不在于去了多少地方,而在于留下了多少感动。古都大同用她千年积淀的从容,教会了我如何真正地品味历史、感受生活。”
暮色中的古城墙巍然屹立配资资深炒股配资门户,见证着这座古老城市在新时代焕发的生机。秋意渐深,而大同古城的旅游热度却依然温暖如春。在这里,每一天都是最适合相遇的日子,每一个季节都有着不可替代的美丽。错峰出游不再是“无奈的选择”,而成为一种智慧的旅行方式,在这座千年古都的秋色里,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旅游新篇章。
富牛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